《紅、藍、黃的構成》皮特·蒙德里安

《紅、藍、黃的構成》皮特·蒙德里安

Composition with Red, Blue and Yellow by Piet Mondrian

《紅、藍、黃的構成》是荷蘭抽象派畫家皮特·蒙德里安(Piet Mondrian)於1930年創作的作品,是其幾何抽象風格的代表作之一。這幅畫由簡單的黑色線條劃分出矩形區塊,並填入紅、藍、黃三原色,與白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。蒙德里安在作品中嚴格遵循「新造型主義」(De Stijl)的原則,以幾何形狀、水平與垂直線條來創造平衡與秩序,象徵著他對世界和諧與純粹性的追求。紅、藍、黃三原色被精心配置在畫面不同區域,沒有多餘的細節或陰影,使觀者專注於色彩與形狀之間的純粹關係。這幅畫展現了蒙德里安的理性美學,傳遞出一種極簡且具現代感的視覺語言,成為20世紀現代藝術的經典之作,深刻影響了設計和建築等領域。

標籤:
本站所展示的素材均屬於其相應版權持有人所有。
圖片來源: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Piet_Mondriaan,_1930_-_Mondrian_Composition_II_in_Red,_Blue,_and_Yellow.jpg

配色方案

HEX
#e9e8e9
RGB
233, 232, 233
CMYK
0%, 0%, 0%, 9%
HSV
300°, 0%, 91%
HSL
300°, 2%, 91%
HEX
#efdb6e
RGB
239, 219, 110
CMYK
0%, 8%, 54%, 6%
HSV
51°, 54%, 94%
HSL
51°, 80%, 68%
HEX
#de2a21
RGB
222, 42, 33
CMYK
0%, 81%, 85%, 13%
HSV
3°, 85%, 87%
HSL
3°, 74%, 50%
HEX
#015c9d
RGB
1, 92, 157
CMYK
99%, 41%, 0%, 38%
HSV
205°, 99%, 62%
HSL
205°, 99%, 31%
HEX
#07170f
RGB
7, 23, 15
CMYK
70%, 0%, 35%, 91%
HSV
150°, 70%, 9%
HSL
150°, 53%, 6%